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在每個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,秋刀魚會過期,肉罐頭會過期,連保鮮紙都會過期,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是不會過期的。」(重慶森林,1994)。生於1958年的上海,電影大師王家衛於70年代隨父母移民香港,放棄理工學院美術設計系的學業,毅然加入電視廣播公司的導演訓練班,成為製作助理。這一代的電影宗師創造一套又一套的經典之作,經歷數十載,尚且仍未成為秋刀魚、肉罐頭,也未成保鮮紙。
在投身電影圈前,在無線電視時期的王家衛,遇到大膽嘗試、帶領觀眾進入新電視戲劇領域的媒體人甘國亮垂青,發掘包括王家衛在內的華語電影電視界的台前幕後精英,與王晶、林奕華、杜琪峯、吳小莉、戚其義等新晉影視人獲取大量戲劇創作經歷,據資料,他參與的第一部編劇作品為吳小雲導演的《彩雲曲》。在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八十年代,剛離開電視圈的王家衛遇上人稱「大哥」的鄧光榮,獲贊助開拍王的第一部電影《旺角卡門》,此片奠定了王的電影風格,除使用自然光及不少手持拍攝外,他往後的電影作品都環繞數人的情感關係,同時亦不乏探討現代化對角色情感的影響。從「一分鐘的朋友」或「沒有腳的鳥」等對白中,可見王深受於法國新浪潮之父高達《法外之徒》的影響,故在時下黑幫片熱潮,王沒有打鐵趁熱,卻打開其大膽的嘗試,拍攝一套又一套具實驗性的敘事電影,在香港頗為革命式創新。
王的電影作品風格獨特,其作品常常被稱為「王家衛風格」。這種風格以懷舊、浪漫、唯美、寫實為主要特點,通常使用緩慢的鏡頭、獨特的音樂和特殊的色彩調整來創造一種獨特的氛圍,王家衛的作品常常被視為是一種視覺詩歌。其中,最突出及最標誌性的必定為《重慶森林》的慢快門鏡頭:當時香港電影流行每秒24格拍攝,但王的作品似乎以一秒10格拍攝再以24格放映,這看似簡單的拍攝手法其實不簡單,慢快門下移動的人物殘影會越來越長,將畫面焦點集中在角色臉上確實大考攝影指導的功夫,追焦也應記一功。他的作品經常探討人性和情感,並且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
王的作品機燈風格可謂別幟一格,常與攝影杜可風及李屏賓合作,《重慶森林》奔放式的手持鏡頭、《墮落天使》令人譁然的超廣鏡,和回歸本位,選以靜態、傳統及狹小空間裡成熟的運用空間及機燈,加入不少軌道鏡頭,形成畫面的《花樣年華》。譬如《花樣年華》一片初段,周慕雲典蘇麗珍分別剛搬進新居,撞正同日搬運傢俬,畫面中的周慕雲和蘇麗珍各自站在一側指點工人,靜止的鏡頭與往來的工人形成對比;片中亦多次出現類似而重複、甚至機位相同的畫面一一如二人上下樓、夜購食物、寫字樓等等的描寫,我覺得這設計或許在表達二人生活的日常皆如此千篇一律,在場景徘徊來往一一生活如是、二人得不到的情感亦如是。
電影是聲畫交織,王家衛的作品則流行留黑畫面,配以角色強而有力的獨白,忘卻畫面、沈思對話中的意義。《花樣年華》則是這種處理的佼佼者:「如果有多一張船飛,你會唔會同我一齊走?」角色一字一句的讀出對白,畫面時而漆黑一片,時而配上螢幕蓋宇,為觀眾留下些想像空間,而非專注在無關的影像,處理手法特別。這些獨白聲軌更以《蘇麗珍對白》等題收錄在電影原聲大碟中,可謂有趣。
電影是時代的記錄,王家衛作品時代背景顯然易見,從60年代到90年代為題都不乏回應當時社會的忐忑不安,有影評指《重慶森林》中林青霞飾演的女殺手的假髮打扮洋化,不論在工作和情感上都牽絆於西人,指最後她殺死外國人、扔掉假發,擺脫「被殖民者」的虛殼,回歸真實的自我,我卻認為這詮釋有點過份解讀,「殖民意識」一說則見仁見智。我認為,王家衛東方的文化背景融匯在光影之中,其故事不是服務洋人對東方的刻板印象、沒有民族主義的強調,卻將東方人的含蓄隱秘情感隱藏在電影之中,不明顯、但很真實。
王家衛的電影世界中可謂一部一經典,有以四個年輕人為主軸的《阿飛正傳》、突顯香港變幻之時的《重慶森林》、也有上海情調、講述中產階級的情感故事之《花樣年華》。沈醉於影像,以底片記錄香港,成歷史洪流的憶記。他的作品受到了廣泛的讚譽和觀眾的喜愛,叫好叫座,多年來橫掃本地的金像獎、電影評論學會獎,和外地的金馬獎、坎城影展等等。經典——始終歸於大銀幕:近年來,其幾部作品獲數碼復修,使舊影迷有幸再次在大銀幕上回憶經典、亦令新觀眾有機會在漆黑空間裡眾人同經歷,個多小時内忘卻煩擾,逃出現實進入王家衛的光影故事,毋須在細小無感的装置中隨觀隨賞。數碼修復的版本在港台等多個華語地區放映多場,更被再次賣埠、亦被專門為經典電影發行藍光影碟的Criterion Collection購買,出版王家衛系列電影的套裝。經典復刻,雖然數碼修復的代價不菲,有不少影迷指王家衛近年不斷「炒冷飯」,只作重複放映、更在NFT加密藝術流行的2021年,王則以428萬港幣售出《花樣年華》的未暴光片段。
風格可謂人人不同,但要創立一種另一一目了然的卻不是易事。在搜尋引擎輸入「王家衛風格」,可能彈出慢快門、窺視、藍綠色調等關鍵字,但電影的感覺實不能以數個形容詞概括。電影課常強調,好電影的其中一個元素是Timeless,母語稱永恆:雖然「炒冷飯」,但在多年後仍然有放映、仍然有影迷花數百萬購買刪減片段、沒有新作但仍被封大師之位,不用保鮮紙,王家衛的電影或許就是不過期的東西,暫且在此刻。
(2119字)